<>古尔将蒙生扔到狭小黑暗的铺着地毯的房间里,盯着他看了会,确保没有问题才转身离去。
现在整个世界只剩下蒙生,还有耶稣。
“耶稣,你还有什么办法没有,快想想,搞不好我,不我们俩,明天就会被杀死。”
耶稣好半天没有说话。这种与*的对话,也许不应该是由圣人来面对。蒙生想象着两千年前孔夫子在长垣被一帮河南人围着时那种恐慌无助的心情,“天要灭我,天要灭我啊”。大概耶稣现在也有类似的感觉吧。人的命运有时候就是这样,纵使大罗神仙、圣贤先知都很难帮到忙。如果可以,相信前世的耶稣也不至于惨死在十字架上。
“我们聊聊吧,管它是死是活,我们先放松的聊会儿。”蒙生建议道。
“说实话,你作为一个圣人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是什么样的?”
“我面对困难和常人一样会困惑,难受乃至于痛苦,没有区别。”圣人耶稣的意识一动。
“啊?不会吧?这不符合我对圣人的认识啊,我原本以为圣人在困难面前都是喜笑颜开毫无所觉的呢?”
“这是常人的误解和无知的人胡乱传言,我现在想的不是这个,我一直困惑的是,我在你的身体里却突然萌生出不一样的想法,是与我前世不相同的想法,我很奇怪,怎么会这样。”
“如果是我自己,面对这种情况我会想法设法与这些撒旦的仆人周旋,并努力把他们从撒旦哪里拯救出来,我一点都不怕他们,即便我做不到,内心会产生某种痛苦的感觉,然而也并不会产生任何歉疚感,因为我已经在努力的处理危机了。但是在你身体里,我竟然发现我有不同的想法产生,我会恐惧因为我的不小心而导致你和我身体的死亡,我会担心因为自己一时的错误而让你受到牵连,我可以看到你身体包括你灵魂的问题,但是似乎现在,这些问题你的问题也成了我的问题,我似乎在受到你**的牵引,受到你道德的拖累,我通过你的眼睛发现了“深藏的**”,这在我前生从来不曾如此强烈过,然而现在我会因之而发生灵魂震颤,我竟然会有控制不住自己的时候,我发现了自己作为“灵魂仆人”与“灵魂主人”完全不一样的体验,而这种体验在刚开始让我很尴尬,但是面对你时却又觉得很正常,我明明应该觉得它不正常才对。我似乎正在失去了质疑和判断的能力,我是说,我知道你的错,却无法产生抗击这种堕落倾向的力量,我的灵魂异常虚弱,事实上,我会发现,即便在我想要表达给你我的意思之前,你似乎就已经明了我的意思,而且你一直在监督和观察着我的思维,我这么说你能明白吗?”耶稣的长篇大论说着他的感受,而蒙生却听得不知所云,不过他确实能在耶稣意识一产生的时候就能马上把握他要讲的意思,因而使得转达耶稣的话几乎可以在瞬间完成,大概只有千分之几秒的时间,而且他也不用费力去理解耶稣的话,因为似乎耶稣的意识一动,他就能全盘了解耶稣的意思,因而几乎没有时差,当然这种了解是作为“理解”或“记住”的了解,而不是他真的能完全彻底的了解耶稣的字面意思之下的基本结构,比如刚才耶稣说的话他就不知道是因何而起。
“我知道,有的事情是圣人也帮不上忙的,你不用内疚,只是可惜了你好容易重生却落到了一个短命的人身上。”蒙生反过来安慰耶稣。
耶稣对蒙生这个寄主的了解很少,这一方面是因为文化的因素,他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差不多来自于生前的波斯人的传言,东方富庶之地,是可以和他所在的埃及国王的财富相媲美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的地方。然而,中国人这个人概念他是没有的,他们居然会相信佛教那样空洞无物教义,却完全没有上帝的概念,这是他的困惑,也代表耶稣的无知之处,好在,耶稣是极其善于学习的人,他不断的从蒙生身上学习和了解到现代的社会,比如比书本更高级的计算机,还有“无所不知”的网络,智能手机已经成为计算机的代用品,比豹子还要快的高速铁路,可以飞到火星的载人火箭,能将世界连接起来的社交媒体。耶稣惊叹于这个技术已经快要接近于上帝的“全知全能”的新生事物,他久久不能从中恢复过来。好在,耶稣还是可以抓到一点,现代的人与古代的人除了更聪明之外几乎没有区别,而且似乎他们更加腐化,更加堕落,所有人性之中的恶至今没有得到完善,而这一点上,耶稣发现了他的用武之处。
“我现在知道,世界进展的很快,因为有了“技术”这个类似魔法的手段的帮助,然而人没有变,现在人们更加需要上帝需要我的帮助。”耶稣简单的总结他的观点。
“你说的对,但是对于我这个中国人来说,已经不太可能相信上帝了,因为我从小接受的就是无神论的教育。而且我看到很多科学的和哲学的书,都认为上帝是不存在的,上帝是因为人们需要一个精神慰藉才被创造出来的。”蒙生讲了自己的观点。
“上帝是不可知的,他从来不会现身不代表他不存在,我们每个人类身上的“神圣精神”就是上帝存在的证明,没有这种“神圣精神”就不会有人类的出现,这种精神是上帝给我们的,不要用看不到上帝或者理解不了上帝来否认上帝的存在,你如果不从内心去信仰上帝,上帝就不会出来帮助你,相信主的存在,主就会把大能降临到你的身上。”耶稣的传教能力随时就能启动。
“我没法相信,是因为即便我不信上帝,我也活的好好的,我也不缺乏那种激发我向上的精神或者力量,我相信,即便我相信了上帝,我获得也不过这么多罢了。不会太多也不会太少。”
“你天生有一种精神力量,但是它受到了压抑,我能看的出来。而这种精神力量,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但是很多人终其一生也发挥不出它真正的能量,而这就成为阻碍。相信上帝是主人,他是来帮助你,而绝不是来阻碍你的,这样,你能明白为什么上帝重要和我们为什么必须相信上帝。”
“按照我这个从来不曾相信过上帝的人来理解“上帝”,我认为你刚才讲的上帝的作用,不一定必须通过相信上帝这一条道路来实现,我们中国有儒家思想,也在将通过修炼来释放天性和精神的力量,最后实现人生的大完满,所以在这一点上我认为,无论是您创造的天主教或基督教,或者*教,犹太教,甚至那些原始的萨满教,都可以实现类似的目的,所以上帝存在与否真的不重要。”蒙生庆幸自己这个现代人还是广泛的阅读了很多有关宗教的文献,因而与耶稣这位大能对答也完全不在话下。
耶稣沉默了很久。
“你说的萨满教,是《圣经-旧约》一直批判的祭拜偶像的宗教,历史上几次死灰复燃,几次将上帝的子民逼入绝境,但最后还是被上帝的子民征服了。关于儒家我不了解,但是我通过与你短短的接触,发现你的思维方式与我的思维方式的确很不相同。不知道这是不是因为我们相信不同的宗教所导致的结果?”耶稣听到儒家有些发懵,而蒙生则是粗通基督教,他手边还有一本圣经,所以在宗教比较上他比耶稣有某种“知识”优势。还有蒙生讲到的现代技术发展已经让耶稣心旷神怡,这是都促使耶稣下定决心,先做一个好学生,而不只是抱着宗教的教义或者某种精神优越感而直接进行教诲。
“这种文化差异我也有感觉,我跟新西兰的肯老师探讨过,不过他否认这种差异是决定社会发展的因素,我也没办法否认他的观点,似乎他也是有道理的。但是只要对话,我就能发现这种思维差异。这一点我是可以确定的。”
“好的,我们聚焦一下。既然你不信上帝,我也不懂儒家,我们可以直接深入到精神的核心地带。你认为人是否有高于现实生活的精神存在?如果有,那么这种精神力量的源泉是什么?”基督很善于直接对准问题的核心,他抓住了所有宗教或不信教者共同关注或者争议的问题。
“我自认为是无神论者,但是我相信你说的精神的存在,这种力量高于生活,人如果缺乏这种力量,生命将是乏味和枯燥的,我也认为这样的人就像枯萎的植物,生机已经渐渐失去。这种精神力量的源泉嘛....嗯....”在耶稣的引领下下,蒙生很快领悟到“精神”这一基督教核心观念的一般含义,然而对于精神力量的来源他从未思考过,当然他可以给出基督教或者任何宗教的观点,但这绝不是他自己想要得到的答案,或者正是他想要批判的答案,但这真正的答案是什么呢?他踌躇着,思考着。而耶稣则在蒙生思维的旁边耐心的等待着,这是一个静谧的夜,而两个人似乎已经完全忘记了自己身处险地这件事,仿佛现有的探讨即便在生命的终点来临的时候也是最重要的,是需要优先去思考和掌握的。
蒙生现在大脑一片清明,这是一种超然的感觉,他不清楚这种超然是不是耶稣给自己带来的,但不管怎么说,他莫名的感觉到某种感动某种冲动,一种控制不住想要流泪的感觉,是那种长时期不被人理解,长期被忽视,然而突然受到关怀的感觉,他完全不清楚发生了什么,泪水经不住从眼角边留下。他有些吃惊,经不住哽咽而失声,而就在那一瞬间他似乎获得了身心的全然释放。而耶稣还在旁边似乎用温柔的眼神照看着他,像照看一个终于找到家的孩子。
“我....不知道怎么,突然很感动,这么多年以来,头一次....”蒙生的哽咽如果不是他生命中的第一次,那就是他忘掉了,只能在他生命最早期的童年里发生过,但是有过吗?他怀疑,他一直认为自己的心肠像一块铁石一样坚硬,即便身边至亲之人发生意外他也不为所动,然而这是怎么了?他不清楚。他放任着自己的哽咽与流泪,直到很久之后才慢慢平静下来。
“我相信,刚才的一瞬间就是我的精神,是他在说话,尽管我完全不知道他说了什么,然而我一下子就清楚了,他告诉我,你看到我了,你抓到我了,你是对的,那一刻我经历了从所未有的清明,那就是精神,是我世界里的精神。”蒙生的思路在瞬间打开,他大概知道,就在这一刻他获得了顿悟,是那些在深山寺院或者老林中修行十几年、几十年的人才会有的顿悟,是王阳明躲在龙场棺材里躲避逃兵的不敢言不敢动的几个昼夜,是耶稣独自在荒山悬崖边上不吃不喝呼唤上帝的45个昼夜,是佛陀在菩提树下苦思冥想的半年,他确信,就是这个,就是这一阵阵抑制不住的突然的感动。而这感动将永久的改变他的行为和思维。
“你是对的,这种精神用我的语言,就是上帝,他不是**的我或者世俗的我思考的结果,而是突如其来的教诲,无声无言的指示。但是这种突然的、无言的教诲来自哪里呢?”耶稣确认了蒙生对“精神”的领悟,而耶稣也暗自惊讶,一个没有经历过上帝教诲的人也可以这么快获得精神的力量,这岂不是说,蒙生的理解方式也是对的吗?任何宗教,包括非宗教的无神论都可以通过某种方式达到精神的圆满之境吗?但是耶稣转而将这种力量,全部归功于上帝之手,因为如果不是人力所为,那么是谁?必然是高于人的一个存在,那个存在,只能是上帝,是基督教的上帝,是*的真主。
“我自己的经历,突然的感动,如果你让我去命名,我无法命名,他可以是上帝,真主或者中国儒家的天理(HeavenlyPrinciple)。作为无神论者,我认为天理这个非人格化的概念是有用的。”蒙生很自豪的想到自己居然可以使用中国儒家这类抽象概念。
“天理....我不知道,是说所有人都会给定相同的指示或者原则吗?”一说到儒家,两人的沟通就变得困难,而只能依赖蒙生快要遗忘干净的一点点儒家知识。
“天理是与人欲相对的概念,为了获得天理,在中国一度有一些儒家通过减少乃至消灭**来实现。”蒙生认为儒家“存天理,灭人欲”的意思大概就是这样,尽管翻译起来,天理这个词他总感觉到在英语中没有特别合适的表达。
“消灭**?包括可以不吃东西和消除*吗?”蒙生感觉“*”一词从耶稣意识里出来似乎格外的刺耳。
“大致是这么个意思。我个人是不认同的。中国这个时期儒家也没有什么好的表现。”蒙生大脑里这一时期儒家的样子大多是容貌枯槁、严肃乏味的道德说教者,而同一时期的欧洲正是耶稣创立宗教的鼎盛时期,教会权利大于朝廷国王,也是欧洲瘟疫遍布黑暗恐怖的中世纪。
“这样按照现代的理解,也就是说,你不赞同灭人欲是获得精神或者天理的道路是不是?如果是,那么看来儒家通往天理的道路是可质疑的。”耶稣是最好的辩论大师,他很快抓住了蒙生的问题。
“我不确定儒家怎么做到天理,但我赞同灭人欲这一点不是通路,但我想说的是,天理这个概念很适合用来理解我对精神或者突然的顿悟的理解,当然如果说这就是上帝,我也同样认同,但我不局限于人格化的上帝这一个视角。”不知什么时候开始,蒙生对儒家的法门已经有所怀疑乃至开始抱否定态度,但他同样对所有的宗教都持有同样的谨慎怀疑乃至否定态度。
“那你是否认为这种天理,我理解的上帝,他是按照唯一正确的方向在下达指示,或者说相信这种精神给出的方向一定是对的,你会毫不质疑的相信他。”
“当然,我毫不质疑的相信。那是一个高于我的维度,我不能理解,但是必定是对的。”蒙生不知不觉受到影响,而这种影响不是来自基督教,而是来自一本书,没错,刘慈欣的《双体》。
“高于人的维度,那可以用上帝来表达,不是吗?”耶稣很快抓住了这个词,他的领悟力可以横跨20个世纪,关于维度,蒙生相信这个数学词汇是很后来才有的,但是耶稣从听到到使用就在瞬间的对话间完成。
“嗯...可以这么说,但是我说的是科学,近代的科学是可以用来证明或者证伪的,科学认为世界是有多个维度,低维度的生命没办法理解高维度的概念或者世界。人类世界的维度有限,没有办法理解无限维度的宇宙。而精神大概来自无限维度的宇宙。”蒙生发现越解释越不能否定掉这个二十世纪前的圣人提出的上帝的观念。所有的证据表明,如果无限维度存在,那么上帝的影子就若隐若现。
“好的,无限维度,是个有趣的世界,那么上帝有没有可能存在于无限维度?”耶稣的追问很快接续。
“好吧,我没办法完全否定你,....但是...但是我隐隐觉得不对....”蒙生在那几乎想要放弃辩驳的一瞬间突然想起那本书,不是应该有两本书,一本是用红色墨水标注了《圣经》还有《苦心录》,他这才联系起来,他关于儒家的很多批判和质疑其实都是在阅读《苦心录》之后才涌现出来的,而批判《圣经》的观点不是有那本金姓老人的标注了的《圣经》吗?可惜他现在没带在手头,他开始努力回忆翻看过的几页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