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生又翻了翻无名氏着作《苦心录》,苦心录分八篇,非常奇怪的是每篇篇名只有剪短的一个字,第一篇:奇,第二篇:放;第三篇:复,第四篇:反,第五篇:多,第六篇:无,第七篇:光,第八篇:在。《苦心录》每一章节内容也不多,但都不容易理解,蒙生发现有的论述简直不可接受。比如第四篇:反,里面有这样的论述,
“不要后悔,不要反省。众人之所谓反省不过每日里将鲜活之心不断的挤压、窒息,三省之下,遇事则妥妥延延犹疑不决,遇人虚情假意不告实情,遇直率君子则厌恶躲避,遇奸猾小人反喜其逢迎,终日里懦弱却好放空言,遇新事物则唯恐避之不及。”(第四篇反)
蒙生自觉自己性格软弱,因而遇到众人反对之事,即便自己认为对也不敢据理力争,常常担心引起大家的反感,他内心认为没有人真正在乎对与错,这是他一贯的想法,因而遇到略有争议,蒙生就避开或者说两句之后就放弃争辩。然而实际上蒙生常常因为自己的话被忽视而内心苦闷不已。他常常自责自己要么话多失言,要么话没说到而后悔话短误事,而“无悔”告诉自己不要后悔不要反省。这似乎也与蒙生看到的很多古典作品不同,与曾子“吾日三省起身”不同,也与据说蒋介石钦佩的曾国藩日日反省直到终老不同。不要反省,真是奇怪。
里面也有这样的解释,
“后悔则恐惧伤神,不悔则勇往直前,人的头脑和心分离已久,反省是头脑日常无意发挥之功,而有意反省则固化了头脑之功能,反不能将脑中其他灵活奇妙之功发挥净尽,故反其道而行之,刻意不做反省,将有隔绝后悔之功效,而头脑自时刻空泛清明,闲思杂念本如垃圾,此特意不做反省,亦有助即刻汰渍伤神之垃圾也。”
又往后翻到最后一篇,第八篇:在。竟然只有一句话,写着“你只是在,你无所不在,而你并不知道你无所不在,你的在已是无限。”
蒙生感觉阅读有些困难,最关键没有体验很难懂。他于是老老实实从第一篇开始阅读,他决定弄懂一篇再进入下一篇,搞不懂就不往后看,这也是《苦心录》序中要求的,“善读者,应遵循逐篇渐进之法,一篇不通绝不进入下篇,君须知,有修道之人几年乃至十数年只在一篇上用功,故无机缘巧合擅入下一层并无裨益,且在切实上用功为宜。”
第一篇:奇。
初生之婴儿对世界无所不奇,待其成年则对大部世界之常规渐熟悉而不生奇异之心,不奇则倦,久之则疲,见奇而不奇,其人已渐入虽生犹死之境。何为奇?奇为生之初。哪里发现奇?一曰无所不在,然也,因所有事物都非其表面样子,人所谓熟悉不过是其有用之一面,而不熟悉其不用之一面,然而曰奇无所不在,于寻常已僵化于日常之人并无裨益,如阳明先生当年“格竹”之行并不能帮助他发现良知之道。因此,我更提“奇”之寻常之理解,只是奇怪二字,非寻常之物,当时是,从西洋入境之奇幻故事,如《爱丽丝梦游奇幻记》与《木偶奇遇记》,吾观之,心往之而畅然若失,回看现实之世界,竟然不出爱丽丝之奇幻之境,亦不出木偶之奇遇之境。国人重功利,因而对这等奇幻读物尤为不感兴趣,然不明白,恰似这等奇幻之物能提供“生”之营养,不知其乃生之初也。没有“奇”怪,人生无趣至极,朱熹等理学入枯燥之死境竟自不觉,惜其才之误用其一而恨其扼杀后人无数其二,使我中国至今不能入文明,其罪大矣。奇之为奇,必惊心而动魄,在眼中在心上发现一个奇,身处之,细观之,触摸之,游玩之,畅然而竭志,而之后,向生之心渐醒悟,只是一个观感即震动全身之细胞之组织之内脏之肢体之头脑,奇之为奇,何其珍贵何其壮观,忍不住欲先睹为快,欲享之而后快,欲爱之护之怜之吻之,若不得则欲死,然后知奇之为奇无所不在。此一奇之发现,汝亦发现另一奇,此一时之奇,汝亦察觉彼时之奇,局部一奇之发现,汝渐悟全部之奇,取掉遮眼之叶,汝发现全部世界之奇。汝须知,此非吾言,天借我手而示之。
蒙生阅读小黄书上写的字句,似乎全部都能明白,又似乎懵懵懂懂不能完全感知全部奥妙。他决定在以后日常的经历中尽量多的发现奇奇怪怪他感兴趣的现象,然后仔细品味一番。而来到新西兰也不缺新奇的现象,事实上,蒙生在新西兰的第一个月已经看到太多新鲜而奇怪的现象了。第一次在全是老外的公交车上坐车,听着似懂非懂的语言,自己暗暗试着练习听力,在车上偶尔与邻座的老外聊天,一面哆哆嗦嗦的搜索着想要说的话题和英语词汇,另一方面还要注意听到对方在说什么,听不懂时经常让之后的谈话变得磕磕碰碰,说不清时也让沟通变得摸不着头脑。第一次住House,感受着就在窗外的风声、雨声与一种叫做Tui的黑色鸟的叫声。在图书馆中舒适的沙发上睡过一个舒适的午觉,吃过一餐“Longwhite”咖啡和三明治。当然还有那个南亚美女希娜,想到希娜,蒙生心头涌上一阵甜蜜,他喜欢希娜,然而现实是,他们都有家室。“如果我们都不曾有家室,那温柔美丽善解人意的希娜会不会跟我来一场跨国恋情?”会的,一定会的,蒙生在心里默默念着,然而现实却是这样。“美丽的希娜,我要把你怎么办?”蒙生想着,欲罢不能,那天夜里他想着希娜在手*的畅快中*着,他决定不管不顾的去找希娜,“除非希娜拒绝我,否则我一定要得到她,这是我一生只此一次的机会。”他想着,在畅快之后的疲倦中沉沉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