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时间缓缓进入五月份,这期间,神州大地依旧是暗流涌动,各地反清势力飞速发展中,表面上看,大清国这座大厦还依旧耸立。不过在这一份平静的暗流当中,大清国的末曰也渐渐临近。
4月份,同盟会又一次在广州发动了起义,这次起义便是著名的黄花岗起义。此次起义由黄兴,胡汉民等人经过将近半年的组织策划实行。本来声势颇为浩大,可是在起义过程中由于人员组织管理以及各种意外,导致起义不是很顺利,甚至到最后,一如既往的惨烈失败。
黄花岗起义后,同盟会众又一次受到打击,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又只能慢慢恢复元气。
黄花岗起义的失败,对贵州张百麟他们也产生了冲击,他们的行事更加隐秘,发展速度也越加快捷,张百麟,周培艺等秘密会议,也经常是三天一次,两天一次的。
在这样严肃紧急的气氛中,远在贵州之外的燕京,5月8曰,中央的第一任内阁也由军机处改组而成,内阁成员,基本上一半是皇家成员。这一份内阁名单一经公布,便引发了很大的抗议,被人们讥讽为皇族内阁。
在这种抗议中,摄政王载沣等人未加理会,反而在接下来的第一次内阁会议中,制定了一个加速清国大厦倒塌的提案《铁路国有化》。
这个提案一经公布,便引发了民间资本的抗议。
原因是这时的铁路,本来是属于商办,不属于政斧部门办理。由民间集资修建,各地铁路局集资的方式也用了各种办法,从广大农户手中抽取血汗钱以便修建铁路,广大利益股东是农民。可是,这个时期的民间没有修建铁路的技术,再加上如此庞大的资金由中国人自己管理,这问题就大了。
本来粤汉铁路预算需要七千多万,但集资半年只募集到了一千多万,接着,铁路还没有开始修建,这集资的一千多万,便活生生的蒸发了好几百万。
各种坏账,糊涂账数也数不过来,本来计划修建的一万多公里铁路,也只有外国人,外资修建的铁路建成。其余剩下的由中国人自己集资修建的铁路,只修了不到一公里。
而修这一公里铁路,却从中花费了好几千万银元。
可以说,清政斧是看清楚国人自己修建铁路的问题了的,在这个时期,也只有外国人能修好铁路,国人基本上不可能成事。把铁路修建收归国有,然后再由国家向外资借钱修建铁路,虽然看上去有些卖国,受侮辱,可铁路修建起来了,中国人占的好处绝对会至多不少。
而且,在后世,国家欠着外国的钱,那还叫本事,美国那么强大,他不也欠全世界钱么?所以清政斧有一些财政赤字,也不算什么坏事。
可坏就坏在这个时期中国人的认识上,他们觉得把铁路再交给外国人了,就是侮辱,宁死不交。所以,在《铁路国有化》这个提案出来后,短短一个星期之内,湖南长沙就爆发了万人集会,抗议铁路国有化。
接下来各地,也都或多或少的响应了一下。
自然,对这个提案,有赞成的,有反对的。赞成的,贵州算一个。因为这个时期的贵州,压根没有铁路,反对,赞成对贵州影响不大。可贵州相邻的省份四川就不一样了,在袍哥等哥老会,外加同盟会的宣传鼓动之下,群情。
三天之后,陈家。
霍元甲被陈立青从瓮安叫了过来。
"霍师傅。"房间中,陈立青看着霍元甲开口道:"这次叫你过来,我有任务要交给你们了。"
霍元甲自从去年底替陈立青他们押送枪支弹药过来后,就暂时被陈立青留在了贵州,留在了平越。
在过去的几个月中,霍元甲一直在瓮安,在陈立青他们大舅家的帮助之下,忙着开设一个精武学校。这个学校,专门招收弟子来学武的。吃来朱果后,此时此刻的霍元甲完完全全是一个武林高手,由他来开设一个武馆,替陈立青他们培养特种兵,那是最合适不过了。
霍元甲知晓陈立青的身份,知道陈立青是张太爷的弟子,并且,从吃了朱果后,霍元甲就知道他的命,算是陈立青救的。所以他才会心甘情愿的来贵州,帮助陈立青。
"说吧,立青,只要我能办到的,我绝对不会推脱!"霍元甲眉头都不闪一下,直接挥手答应了。
上了陈立青他这一条贼船后,霍元甲也知道他们要干什么,反清,他也是一个热血汉人,早就看清国不舒服了。
"事情霍师傅绝对能够办到,相信霍师傅也知道了清廷这次搞的铁路国有化,四川人民他们反应很是热烈。所以,这次我希望霍师傅您能带一些人去四川,帮助喻大哥,还有黄大哥他们。"
"去四川?"霍元甲有些意外。
"是的,四川,喻大哥和黄大哥两人行动能力好就是好,可有些时候就太不顾身体了。所以我想霍师傅您可以去保护他们。"陈立青说道。
一月份离开上海的时候,陈立青早就提前把喻培伦和黄复生安排到四川去等待着这次由铁路国有化酿造而成的保路运动。现在,这事情已经如期开始,为了防止这其中出现什么意外,陈立青不放心的把霍元甲这个高手派过去。
本来按照历史上的命运,喻培伦会在之前的广州起义成为黄花岗烈士的,但由于陈立青的千叮万嘱,喻培伦没有去参加这次起义。所以他成功的逃脱了必死的命运。
现在的话,他们已经在暗中组织同盟会和哥老会的人进行秘密暴动了,在这些暴力运动的过程中,谁知道会发生一些什么。为了确保保路运动能够兴盛起来,陈立青不得不慎重对待。
就是因为这次保路运动,湖北的新军才会去四川援助,而由于新军的调离,才会让武昌起义顺利成功。所以,这次的保路运动,事关重大。是一击搞死清政斧的好机会,绝对不能出现半点意外。
给霍元甲说明各种注意事项后,霍元甲就点清了二十个精武会的成员,外加陈立青的十名亲兵,经过两天的准备,他们一行人,就浩浩荡荡的去了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