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生网小说阅读网 > 武侠修真 > 梵月阙 > 第六章 书阁论剑

第六章 书阁论剑(1 / 1)

“避其锋芒,以静制动,此招不攻自破!”

易先生此言一出,满座皆惊。谁人相信名满天下的一招“攻而无为”,破解之法竟如此简单?

易先生无视众人猜疑不解的目光,继续说道:

“大道至简至易!正所谓:动静有常,阴阳有度,此消彼长,盛极必衰。此自然之道也。对应天下无人敢撄其锋的‘攻而无为’,乌巴托上师仅撤后二步而已,赤松道长便收剑而回。”

“进退乃动静转换之象,无关胜败归属之分,所谓退让有碍颜面的说法,实为凡人俗心自扰罢了。”

慧空大师慈颜喜色,抚掌赞叹道:“易居士所说‘以静制动,不攻自破’之言,不但契合‘破空用空’的精妙,且深得道家万法自然之宗旨,尤其一句‘凡人俗心自扰’说得更是恰到好处,妙哉!”

“贫僧记得当年怀雪师兄曾讲述丹霞一战的武论要义,大体与居士所言并无不同。嗯,贫僧现在很想知道,居士对第二式‘守而用空’又作何解?”

此言一出,原本尚有怀疑的众人这才显露出心悦诚服的表情。

阴炫、轩云卓以及月晓风三人则闻言一震,前者二人明白己身过于执着一念,甚至也有类似颜面问题的心病,自知犯了剑道大忌而感到惭愧,后者则是因有所明悟而大生喜悦之心。

阴炫心知已先输一阵,但自持身份岂甘示弱,暗运邪功心法,恢复寒意盈盛的眼神,面无表情冷然一笑,道:“照这么说,在下方才已经破解先生那一招,如此请先生示以第二式!”

易先生神情平静不以为忤,掌中鞘剑一收,驻剑于地,道:“第二式——赤松道长云:以心御剑,感气之虚实辨势之强弱,觉极向之异同分动静之阴阳,始能有灵,灵性归附玄牝之门,致静入玄,蕴玄化空,奕空于守,令敌攻无所攻,故称之为‘守而用空’。”

言语间,易先生皱眉又自一叹道,“此式‘守而用空’的诀要关键,有关‘玄牝之门’的说法,出自道家宗门巨著《道德经》,原文为‘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论及实修究竟所指何意,自古以来道宗门人颇多争议,无从考证。”

“抛开这些暂且不谈,窃以为,此式讲究‘寓灵于空’四字。易某自知修为浅薄,若纯凭招法施展,恐怕很难传达此式剑意静空灵妙的境地,虽难免画虎类犬之嫌,但也唯有尽力而为了。”

说到此处,易先生挺胸阔步双足开立,双手共持鞘剑柄端,直臂举剑,置于身际丹田,剑身半倾与肩等高,斜指阴炫,目光淡淡掠过鞘尖望定阴炫,道:“阴兄,今次你攻我守,请!”

阴炫冷眼观望易先生岸然伟立的持剑英姿,以及他守望鞘尖一点看似空泛无神的目光,窥探蛊惑心神定力的邪功异法早已悄然而发,然而巡视半响,对手的心神竟仿若空无一物,甫一触及便透析而过,阴炫隐约感觉对手似是熟悉此等邪门密法,故早有防范全然不惧。

阴炫见邪法施为无效,仅剩硬战一途,眼中精芒立现,肘挺臂伸,掌劲催发,鞘剑笔直朝前,遥对五尺开外的易先生,凝神注视,决不放过对手内息吐呐间任何一举一动。

以招搏招,不似寻常剑斗,讲究意势气劲等各方实力的无间配合,而是注重以招破式、以快打慢、以巧挫拙,纯粹凭借各人剑道磨砺的修行经验。

阴炫看不出易先生此时持剑而守的姿势,与玄奥至深的“守而用空”有何相通之处,因为他已洞悉,至少三处破绽所在——

对手双足开立,间距过长不益于步法;两手持剑灵活度大减,利攻不利守;鞘剑半倾离身尺余,宜近搏不宜远防。对手用意仿佛与防守一道完全背道而驰,大有与己贴身一战之意。

出于一探虚实的机心,阴炫掌中鞘剑骤然而动,虚晃出梅花形点刺的剑花轨迹,脚下不露痕迹挪步趋前,顺势将两人距离拉近至双剑足以互击的三尺范围之内。

然而,几乎就在同时,易先生的身形犹如鬼魅般,略微倾斜移动了一处方位,移形换影后的位置,佐以猫身蹂进、虚步实踏的持剑姿势,堪堪切入阴炫鞘剑击出后,斜偏鞘剑三分二,距离身际二尺半处的空当位置。

变生肘腋,阴炫顿生感应,惊得冷汗沁背,“寒魄真气”应急而发,乘鞘剑挥卷出一股寒流驱敌之际,他全身而退,回复进击前的姿势,骇然望定对手仿若从未动过一般,再一审视其人持剑而守的身形,心中蓦然忆起什么。

阴炫心计萌生拿定主意,疾步趋前,鞘剑破空,在迂回诡秘的步法配合下,仅靠腕劲掌力施展的三式剑招,精辟独到的体现“快、准、狠”三字要诀,毫无修饰直取易先生左、中、右三侧要害。

一招三式,力度不同,目标各异,流畅自如的衔接角度、方位以及看似漫无边际的闪挪掠空动作,完全针对易先生魅影穿梭般移动的身形,有的放矢一般,佐以虚实相间恰到好处的鞘剑劈击,让人生出占尽先机的强大威慑力。

易先生自知对方看破步法暗藏的蹊跷,先机已失,但静水不波的心神不为所动,传承来自邪门六道的“紫魅潜踪”身法,在他不紧不慢的催发下,从容自若游离于对方动静快慢的节奏转换之间,总可以在对方鞘剑千均一击前的瞬间一闪而过。而且每趟踏足之地正是阴炫全力一击后,剑式新旧交替的死角所在,掌中鞘剑始终处于守势,虽未有任何动作,但近在咫尺的鞘尖暗合奇正相生的胁迫规律,或沉、或微、或倾、或敛……作不规则的颤动,将阴炫惊得不等剑式用老,便身不由己退回原地。

阴炫回剑收势,心下明朗,因方才三剑已完全证实他的猜测,故而并未因败退而显出忿恨不满的情绪,相反从容挂剑腰际,略整衣衫,轻松洒然一笑道:“先生以鬼神莫测的身法,致对手攻而不知其所攻,虽与赤松道长‘守而用空’的本意并无相通之处,但却独具异曲同工之妙,佩服!佩服!在下甘拜下风,至于方才言语屡有冒犯处,还望先生海涵!今次暂且别过,他日若有机会再向先生讨教一二!”

阴炫接着朝慧空大师拱手躬身,道:“嗔言妄语叨扰大师,实在罪过,异日有缘定然当面请罪,并聆听大师开示,今日因身系要事不便久留,所以就此先行告辞!”

转身临行之际,阴炫仿似想到什么,又再回首对易先生拱手说道:“对了,拜托先生替在下向‘圣母’她老人家请个安,就说今年寿诞,阴小子必然准时奉上重礼以贺!”

阴炫分外客气说完一席临别之言,转身并不理会处境尴尬的南席鲲鹏帮众,手扶佩剑傲态悠然地踱出“五伦书阁”,径直去了。

不待阴炫步出书阁正厅,席间江湖人士被他一席隐有深意的话掀起杂议纷然,尽管阴炫剑技明显略输一筹,但中途退席仍难脱有心逊让之嫌,再则他前后判若二人的言谈语气更让人疑惑不解,直至阴炫说出一番拜托说词,众人始有一种原来如此的震惊。

“圣母”姬后是邪门“水净宗”宗主,与“邪帝”萧莫寒并驾统御“金蝉宗”、“无为教”、“龙华会”、“阴识宗”、“还源道”等邪门六道,一身出神入化的武道修为以及威名声望,丝毫不逊正道“宗门三圣”,乃江湖无人不知谁人不晓的邪道宗师级人物。

如果依阴炫话中之意,易先生应与“圣母”姬后渊源极深,也即是说,易先生的真实身份可能是较“邪门九大高手”之一的“素手”阴炫亦不遑多让的邪道人物。

月晓风讶异阴炫的突然离去,他并无江湖阅历,不知众人胡思瞎猜什么,只是惋惜没能听易先生继续讲解剑论,空自浪费了难得的机遇。他心念一转,又自沉迷于“守而用空”的诀要,暗自思虑,如果凭借体内灵觉辅助,达至“感气之虚实辨势之强弱,觉极向之异同分动静之阴阳”的程度或许并不困难,而后几句似乎与灵觉修持有所关联的诀要,因实在过于深奥,迫使他只能暂时强记于心,不得不放弃深究下去的渴望。

轩云卓曾听父亲感慨易先生的生平,所以并不惊疑阴炫前后的变化。不过,他彻底被易先生深不可测的剑道修为所震撼,信心开始动摇,担心起父亲曾许诺他的十招之约。旋即,他又心神一震,明白若以现时心态迎接即将到来的一战,定然必输无疑,唯有舍身入剑,臻入尚未修达的“梵剑合一”之境,或许还有一搏之力。

持剑卓立厅间的易先生有苦自知,在纵横邪道的上品高手面前,施展传承自邪门“水净宗”的“紫魅潜踪”身法,实无异于自掀家底,尽管骇退了阴炫,但也因此被对手点穿隐匿十余年的身份渊源。环顾四下犹疑注视的目光,他心中涌起异常熟悉的感觉,那是十五年前,他因为她而遭受师门质疑的往事。

仰面直视自阁楼天窗洒落的阳光,他微微闭上双眼,或许唯有刺目光线才能掩饰他忧郁眼眸深处铭心刻骨的感伤。

相比她为了他所承受的一切,这些又算得了什么呢?

易先生缓缓叹了一口气,清逸俊朗的面容渐已回复心无挂碍的淡漠,行至西席,捧剑送还纪芳云,低沉嗓音道:“谢了!”

纪芳云盈然起身接剑,秀眸甫一触及易先生眼神中游离的淡淡忧伤,芳心一震,原本预备的一番说词,竟再也说不出半句来:“先生……”

慧空大师慈眉微蹙,已将易先生的神情尽收眼底,轻轻摇头一叹,眼神中满是感慨万千的慈悲,轻诵佛号返回东首主席,庄严凝重的话语随即响彻“五伦书阁”,阁厅内喧哗立止,众穆肃然。

“列席诸君,众所周知,我‘大藏禅院’每过数年便会举行一次广结善缘的论道禅会,因缘际会,因势利导,予尘世众生彻悟天道玄机的方便法门,更为德才兼备之士开放我院历十代主持批录收藏的典籍!芸芸苍生,佛度有缘,今次禅会选定的有缘之人自然便是,方才大家一齐见证,通晓儒道释三家学识、剑道武技精深广博、现时授教于“九华书院”的易居士!”

慧空大师此言一出,一众江湖人士的嫉妒目光投向易先生,大家知道每隔数年方有一次,可以获邀客住“大藏禅院”遍阅武经典籍的机会已与己无缘,皆因错失可遇不可求的良机而暗自失望叹息。

与此同时,好事之人再度议论纷纷,皆因易先生已然成了邪门中人,不满慧空大师选择过于草率。尽管众人均觉不妥,却碍于身份无人敢肆意直言。西南二席数名头面人物也是默不作声,南席“鲲鹏帮”帮主“鬼影子”吴冲正因阴炫身份曝露导致处境难堪,再则与邪门六道有所来往,对于连阴炫都不欲开罪的人物,他又怎敢自讨没趣。

西席“芜湖帮”也因迁就方才借剑之谊,不愿当众显出自相矛盾的拙劣行径,“俏罗刹”纪芳云更一直以极为欣赏的眼神注视易先生,眉目间根本没有丝毫为难他的意向。

“诸位不必听信邪门外道人士的离间之言,便对易先生有所误会。相信与先生有过数面之缘的慧空大师可以证明,易先生的师门与名满天下的怀雪圣僧知交甚厚,由此足证先生的品行和出身,与邪门魔道并无任何牵连,只因先生生性淡泊,不欲混迹于江湖受累于名利,故而剑技武学虽傲视江湖,却如今仍是藉藉无名之人。”

只听闻一段嗓音清脆、声调激昂又颇具说服力的言辞,从正厅通往阁楼的梯口处,走出一位着书院学服英姿飒然的俊秀少年,在众人惊异目光中,行至众席之侧,面向慧空大师恭敬谦逊的躬身行礼。

易先生与关老夫子一见此子俱是一愣,前者柔和目光中混合欣慰又责备的复杂神情。后者则因眼力太差看不真切,在忿然不满中思忖,这少年是哪个别院学子,竟敢违抗他的禁令,私自下楼搅乱禅会气氛。

月晓风却是认识这少年,此人正是“九华书院”二大别院之一“九思别院”中,一位小有名气叫做琴文贤的才子。

或许因此人在以往诗学词会上大出风头的缘故,月晓风对他印象颇深,所以一眼辨出是他。听他言语似对易先生极为熟识,一时间脑中多出些莫名其妙的猜测。

轩云卓忆起父亲关于易先生的一些身世交待,敏锐如剑的眼神居高临下审视,片刻间已捕捉到少年一举一动的蛛丝马迹,顿时疑窦立解,哑然失笑。

慧空大师佛号低诵,道:“这位小施主所言不假,十数年前贫僧与易居士有过数面之缘,可以证明易居士乃武林正统名门之后,不论出身或是品行,都与邪门众道没有瓜葛!”

顿住话音,慧空大师见众人均显出诚服神色,不再窃议私谈,自袖袍中取出一面晶莹剔透约三寸见方的青玉牌,对易先生道:“此乃我院贵宾客人的持牌,请易居士收下,待稍有闲暇时,便可至九华东麓苍墨崖,凭此牌入住我院,贫僧与禅院逾百僧众随时恭候居士到来!”

“易某谢过大师抬爱!”在学子们一片喝彩声与江湖人士的嫉妒目光中,易先生近前几步,双手恭敬接过玉牌,触手温凉舒爽,知是上品暖玉制成,玉牌上仅摹刻了四个笔画繁杂的奇形小字,为研修佛经曾远赴域外的他,一眼瞧出此乃引自佛门天台宗“化法四教”的内容,分别为“藏通别圆”四字梵文。

易先生贴身收好玉牌,不忘以严厉责备的目光瞥了琴文贤一眼,琴文贤先是故作委屈地低下头,待易先生回复怜爱不忍的神色,才趁众人注目慧空大师之际,朝易先生做个可爱之极的鬼脸,快步闪入阁楼梯角。

易先生望着琴文贤隐去的背影,忍不住微叹摇头,唇角不由自主轻逸出淡淡笑意。

月晓风注视这一幕,心中倍感敬慕,却又充满疑问,在那以禅武之道名满天下、更曾是佛门圣僧怀雪大师亲自主持的“大藏禅院”中,批录收藏的是一些什么样的典籍?

传说中的秘籍是否当真蕴藏天人之道的玄奥?

那些启人禅智剖析心道的典籍与世俗佛学经论究竟有何不同?

最新小说: 公若不弃,愿拜为义父 大道破天 从龙女开始修仙 我的情敌信息素过敏 我家小师妹天下第一 遗珠放飞自我的带娃 契约成婚,总裁宠妻30天言晚 武侠世界的慕容复慕容复东方晴 我有一卷鬼神图录列表 女总裁的绝世兵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