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生网小说阅读网 > 武侠修真 > 梵月阙 > 第一章 九华书院

第一章 九华书院(1 / 1)

“咚嗡,咚嗡……”

幽静灵秀的九华山传来一阵悠扬的古钟长鸣,和着黎明第一道晨曦驱走秋夜初寒的黑暗,又迎来皖境青阳小镇新的一天。

每当窗外远山中熟悉的晨钟声响起,月晓风便从酣畅的沉睡中醒来。透过破陋的窗格,他遥望拂晓晨光下连绵起伏的群山,聆听着钟声,如往常一样感受到安宁祥和的平静。

今年十八岁的他,因幼年历经变故早已看惯聚散离合,更懂得世事无常的道理,却在每次聆听这钟声时,隐约感触到内心深处某些遥不可及的渴望。

究竟渴望什么?他自己也说不清。

翻身下床,月晓风穿好衣物出房,望着清净如常的庭院和厨灶上摆放的豆汤煎饼,他知道母亲应是一大早便进镇里,去大户人家做针线或洗衫之类的粗活帮补家用。

他提起水桶往村西头大井跑了几个来回,灌满家里水缸,然后洗把脸,喝了豆汤,背起书袋拿着煎饼边走边吃,循田间小路朝镇外的“九华书院”行去。

“九华书院”座落于灵峻的九华山西南脚下,以藏书之丰、师教卓识著称于皖南。书院依山而建,占地百余亩,其间房舍布局均依洛书九宫图位而建,庭院幽深,错落有致。院内古树参天,花草齐整,更添景山琼池及各式精雅摆设,且院中九塾精舍皆以四书五经中词藻为名,尤显儒雅不俗的学风。

望着天色尚早,月晓风绕过书院,走僻静的山间小径,转了几个山拗,穿过一片浓密的藤蔓树丛,再贴近山壁盘旋一条羊肠小道,不多时便来到一处山阴腹地的方形巨岩前。

攀上巨岩,月晓风眼前豁然开朗。

晨风轻拂,沁人心脾的清新泥土气息扑面而来,脚下一望无际的田野在晨曦中显得格外宁静与安祥,远山深处峰峦层叠的九子诸峰巍然耸立。

他立于巨岩之上,俯览令人心旷神怡的秀丽景致,神清气定盘膝席地而坐,微微闭上双眼,静息止观意存虚无,片刻间,神志随绵长匀细的呼吸渐渐晋入清净恍惚的境界。

此时,月晓风下身贴紧岩面的部位油然升起一股冰寒气流,暗合一呼一吸的节奏在体内缓缓扩散开来,同时少腹、足内、膝下三条脉络各自旁生出一道炙热的气流与之合流交汇。

稍顷,冰寒与炙热中和成一股暖流,时聚时散地凝集于腹下三分处,头顶正中顿感一片清凉,放射出阵阵麻酥感直至四肢八脉,周身经脉如沉浸于一片暖和的温泉中,舒适惬意之极。

舍弃身体诸般异样变化,月晓风脑中一念悠然而生,驱使心神外驰,完全溶入身外空山灵景的一片静寂中,霎时间,周遭的和风、流水、鸟嘶、虫鸣等纤细入微的变化,一一呈现在信马由缰、浮沉往复的灵台一念之间。

每至此境,他空旷的内心总懵懂地感觉到,那广阔天际愈趋明亮的无尽虚空、晨光中安祥沉睡的辽沃田野、以及历千万年屹立如常的九华诸峰,甚至于这片土地任何方寸间的万事万物,它们之间存在的超越一切的和谐,似是蕴涵着某种天地间亘古至今永恒不变的至理。

他洞悉它的存在,然而惊奇的喜悦与对未知的疑惑,却让他感到茫然而无所适从。自从十岁那年,与“母亲”经历那场惊天变故,四处避难来到皖南,平素养尊处优的他终于体会到人性最丑恶的一面,也开始看到所谓“太平盛世”的另一面。幼小的心灵对这一切充满了厌恶与不屑,自幼饱读诗书的他开始怀疑一切天理与公理背后的衡量准则。

直到某一日,他依照母亲所授的“培元养气决”静修疗伤,舍身外观心弛物外而有所觉悟,便完全被玄之又玄、妙不可言的发现所吸引,早已抛低一切的心中更无限向往,喻示万物本源悉足变化的另一片天地。

灵台空明的静寂中,月晓风蓦然感到下腹和头顶随着心神外驰,竟升腾起一暖一凉的二股莫名气流,寻经探脉似的缓缓欲动。他哪知这是内气盈足产生的自然现象,只因“培元养气决”是一种初级筑基口决,兼之他对气脉一窍不通不敢妄自行功,所以每当静修至此也惟有止步不前了。母亲以他内伤未愈若妄行他法易荒废天资为由,只是传授一些对敌格斗的实战经验,始终不肯授他以意驭气的法门。

月晓风心神内摄,睁开双眼站立起身,却在此时心血来潮般骤然一惊,难以置信的朝后望去,只见巨岩另一侧,他身后三丈开外处,正肃然静立一位慈眉善目的鸠衣老僧。

鸠衣老僧神情大讶,注视这位身形单薄的俊秀少年,心中惊愕简直无以形容,暗忖:“既便我因讶异‘九阴地脉’的灵秀之气,而露出内息的些许破绽,但仅凭他微末的修为又怎会轻易洞悉我的存在?难道……但这又怎么可能……”

月晓风惊恐莫名,他三年前为追猎一只黄鹿意外发现此地,因喜欢此地清静秀美,所以每天清晨若有闲暇,必然会到此静坐片刻,此处因地势偏僻隐秘亦人迹罕至。

谁知今日无端多出个鸠衣老僧,打量他的目光尤为怪异,似是有种无形压力一般,令他徒生透不过气的感觉。类似感觉至今仍清晰地留在记忆中,那是月晓风一辈子都休想有片刻遗忘的片段——

残阳似血的黄昏……

凄凉古道……黑鸦哀鸣…

精疲力竭的逃亡……

狰狞的邪笑……

漫天飘飞的剑影……

排山倒海的压迫……

透不过气的窒息……

血…血…母亲的脸……

透体而入的炙热……

鸠衣老僧从他难受的表情觉察到失常,低宣一声佛号收敛玄功,满怀歉意道:“贫僧路经此地,一时贪图此情此景而稍做徘徊,想必扰了小施主清心静养!”

月晓风顿感压力全消,回过神来,惊慌失措答道:“不……不,是我不对……”

鸠衣老僧见他慌张失神语无伦次,慈悲满怀的心中更觉过意不去,道:“小施主无须惊慌,贫僧并无恶意,罪过!罪过!”

“铛……铛……”不远处的“九华书院”响起悦耳的晨读钟声。

月晓风识时躬身揖了一礼,快步翻身爬下巨岩,一溜小跑匆匆去了。

鸠衣老僧怔怔望定月晓风远去的背影,脑中不断思量方才惊疑不已的猜测,以及此子莫名失神的惊恐,空净觉明的禅心久久不能释怀。

××××××

直至踏足书院,耳边响起仰扬顿挫的读书声,月晓风忐忑不安的情绪总算安定下来。他略整衣衫拜过大堂的孔圣人画像,然后转入内院,绕过一片姹紫嫣红伴景山流水的“菊清池”,再径直穿过“三思别院”的白石拱门,步入早已坐满学子且朗声阵阵的塾舍。

月晓风甫一坐定,后摆的衫领被轻扯一紧,背后传来镇西李屠户独子——肥胖的李贵语调急促的声音:“晓风,知道么?今日新来一位学弟,据说来自江南一家门阀大户。”

“哦!”月晓风不以为意地轻声附应,自书袋中取出厚厚的书册摆到桌上。

过不多时,素有“美髯公”之称的关老夫子一脸喜色踏入学舍,挥动手势示意众人噤声,朗声道:“静一静,让老夫为大家介绍一位远道而来、励志苦读的同窗新学友!”

关老夫子说完微笑朝门外招招手,众人目光顿时集中望向门外。

“三思别院”位于九华书院古朴华丽的琉璃瓦西墙下,因西墙近山而建故别院地势较其它院落尤显突出。清晨丽日初升,柔和的阳光轻掠过中园“五伦书阁”低矮的飞燕顶檐,洒落在塾舍门外一位昂首傲立的白衫少年身上。

“在下轩云卓,上古轩辕氏的轩,流水行云的云,卓然不凡的卓,请多多指教!”白衫少年信步迈入塾舍,士髻纶巾长身傲立,轮廓分明泛出健康光泽的脸庞上,镶嵌着一双清澈明亮锋芒毕露的眼瞳,如雪白衫衬出的冷傲笑容偏有着阳光般灿烂的魅力。

在众人虚晃无力的掌声中,略显殷勤的关老夫子嘱人几经移挪,在塾舍内靠窗的天字第一排中段腾出空位,置入早先搬来的桌椅,示意轩云卓过去落座。

月晓风静静看着白衫少年轩云卓,施施然步入那个满园盛景尽收眼底的座位--—以往是镇中最是有钱有势的冯府大公子冯天华座席所在的位置。

早已因仇恨厌恶而日趋淡泊的心中竟挣扎出强烈的冲动,他知道自己开始嫉妒这位英姿卓越的同龄人,但那绝非因为此人的身家权势,而是出于一种无法解释的感觉--—

嫉妒来源于此子对他甚至堂中每个人所施加的压迫感,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认为压迫感是此子刻意所为,因为那只是恍惚间心灵激颤下的莫名想法,正如巨岩上对鸠衣老僧的瞬间感应,但他相信这不会错。自从半年前某一天忽然意识到灵机异动的存在,他便开始越来越相信这种感觉。

月晓风隐约觉得此子如斯施为的能力,正如徘徊他体内还不能收放自如的灵觉一样,应是修习天人之道至某种程度时的必然境界。也即是说,现在安坐左侧数尺外的轩云卓在求证天人之道方面远远超越了他。

究竟达到此子或鸠衣老僧的境界后,能否参透心中所求的玄理?如果说参透了,难道这便是天人之道?但又怎样做才能达到此等境界?月晓风反复思量,心情愈发沮丧起来。

白衫少年轩云卓对众人的惊异注目视若无睹,悠然落座后的冷傲目光随即投向窗外。西墙下,一簇簇青翠修长的竹枝攀上墙头,在温和的清风中舒展身姿,迎合柔媚阳光翩然而动,摇曳生辉。

轩云卓观望分外赏心悦目的园景,不由想起一个月来为摆脱父亲所设行为禁忌而忍受的磨难,禁不住松了一口气,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写意。却又在一念间,他猛然忆起父亲告诫初修“梵剑合一”的禁忌,遂收敛享受外景外物的心绪,抛除“吾我”心念,专注心神中似有还无的一丝剑觉,任由目光穿梭园景塾舍之间,满座学子的气息变化及异常动静,一丝无余尽收耳底。

轩云卓默数众人的气息定数,利用眼角余光扫视各人面部神色,揣度其人的心思变化,因为他想找出步入塾舍时触发气机感应的那个人。

他失望了,众人或好奇谨慎窃议纷纷,或不屑参与专心书卷,或眼望夫子察言观色,或东张西望心驰外物,或思绪凌乱不知所谓……这些都不是修养有度的武道中人应有的反应,且以众人年纪来论,根本不可能有上品高手级别的人物。

轩云卓禁不住转念暗忖,难道是他在窥测自己?绝不可能!因为根本没人知道他此行的目的,甚至包括父亲在内。

堂中忙乎半天的关老夫子掏出绢巾抹了抹额间清汗,习惯地拈住几丝胡须清了清嗓音,扬声道:“希望大家从今往后相互提携共同努力,为自身也为书院,在明年朝廷七省会试中取得不俗成就!嗯,好了,不耽误大家晨读的时间!”

关老夫子转身正欲离去,又记起什么抽身回头,郑重说道:“对了,差些忘记告诉大家,书院请来九华山闻名于世的‘大藏禅院’首席禅师——慧空大师,于今日正午时分在‘五伦书阁’讲经布道,届时州府官员、名士以及场面人物均有到场,大家若有兴趣不妨凑个热闹。但是,本院学子一律移步阁楼上层只准旁听,不得停留正厅聚众喧哗,明白么?”

“学生明白!夫子慢走!”

在满座学子拖沓含糊的礼送语中,月晓风目送关老夫子缓步行出塾舍,心中对正午讲道会充满兴趣,更确切的说,应是被“大藏禅院”所吸引,只因“大藏禅院”不仅禅名满天下,且母亲还告诉他,禅院上一任主持正是天下人公认的中土第一佛门圣僧——怀雪大师。

月晓风知道自己是想将私心玄疑求教于圣僧,希望得其指点,却也明白圣僧早已遁世多年,这类想法实无异于痴心妄想,不由自我解嘲地轻笑着摇了摇头,捧起手边书卷,附和满堂杂乱声潮大声诵读出深心的郁闷。

轩云卓震惊于关老夫子提到的讲道会,眼中精芒一闪而过,他当然知道“大藏禅院”的鼎鼎大名与素来可遇不可求的论道禅会,想那江湖中,又有哪个武道中人不渴望通过禅会契机,赢得前往“大藏禅院”的宝贵机会,翻阅参详梦寐以求的上乘武学典籍呢?

这原本也是他此来书院的间接目的,只是没想到有机会真正直面“大藏禅院”法渡有缘的论道禅会,但轩云卓知道凭他所知那些少得可怜的佛学经论,不可能堂而皇之取得客住禅院的资格,所以还是只能依靠实力去拿回属于自己的机会。

不过,轩云卓听父亲提过今次的对手虽然性情淡泊,专志于琴棋书画,却尤喜修研佛学禅理,所以在讲道会上理应可以见到他出现,正好借机一探虚实。

果断思量间,轩云卓冷峻的脸上浮现出一丝难以觉察的笑意。

最新小说: 公若不弃,愿拜为义父 我有一卷鬼神图录列表 大道破天 女总裁的绝世兵王 我家小师妹天下第一 遗珠放飞自我的带娃 从龙女开始修仙 契约成婚,总裁宠妻30天言晚 我的情敌信息素过敏 武侠世界的慕容复慕容复东方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