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易当然猜不到这些,想到以公主的脾气,肯定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不会把自己说出来的,他本来也爱极了晓月公主,若非关系小命,也不会将这些宫规戒律放在心中,既然公主都已说了,自己誓言爱护晓月公主一辈子,如果这个时候还顾及小命的话,那就真成了懦夫了。
当下躬身道:“太子殿下,小子虽然只是一个区区奴才,入不得太子殿下法眼,但人之情感,又岂是太子殿下所能把持的。”
意思就是说你太子还能霸道到干涉别人的情感吗?
那太子怒道:“你不过一个奴才,怎能与本太子相提并论,若是在我大夏国,我一刀将你砍了也没人敢说半句。”
这太子许是霸道惯了,在大楚国的朝堂之中竟然也喊打喊杀。
李易既然抛下了荣辱,也不惧他,回道:“太子殿下可以视天下如草芥,任意杀之,可太子想过没有,正是天下草芥养育了你,方才有你的威风。”
意思就是说这太子草菅人命,是个忘恩负义之徒。
那太子倒没他那么多花花肠子,道:“一个奴才,杀了就杀了,哪有那么多废话,若非在此处,我现在就将你杀了。”
李易笑道:“是啊,在你眼里我就是一个蝼蚁,随时可杀,太子在我心中,却如一山,空有形而无力,蝼蚁虽弱,山却不可杀之。”
意思就是你看着威风,有那本事杀我吗?
皇上在上看得直点头,这小子不卑不亢,倒是个人才,若非只是一个侍卫,倒是让公主嫁给他也是不错。
众大臣有的嗤之以鼻,暗道这小子自不量力,有的暗自称赞这小子了得,竟敢与大夏国的太子对驳公堂,试问天下,有谁可以如此对之?有的却是幸灾乐祸,公主也是你这小子可以打主意的?
那太子见李易这么说,怒道:“区区一奴才,当真以为我杀不得你么?”说完向那皇上一躬,道:“今日竖子辱我,犹辱大夏国威,请皇上恩准,代我杀了此子。”
李易哪敢等皇上开口,激将道:“常闻小儿互殴,弱者常与其父母哭诉,言某人欺我,今日一见,果然如是。”
意思是说你就像一个小孩子一样,打不赢就去告状。
那太子哪里听不出来,怒喝道:“今日大家皆有见证,我今日将亲杀此子,阻我者誓不两立”。说完向李易道:“小子可敢与我一搏。”
李易道:“听闻有人欲公平决斗,弱之者败于台下,心有不甘,遂使人杀之,我区区一个奴才,可不敢与殿下搏斗,若是死在台上倒没什么,就怕死得冤枉。”
那太子听了,见李易不过一个小小少年,自己征战沙场,身经百战,岂是此等小儿可以比的,这太子向来霸道,众随行之人哪里敢劝。只听太子道:“请皇上做个见证,今日我与他一战,不论胜负,余人不可肆意为之,否则就是与本太子为敌,本太子誓杀之。”
皇上见这霸道的太子吃瘪,见李易不惊不辱,心里也自高兴,听那太子如此一说,心下迟疑,也不愿李易伤了性命,但是对于这个太子,他也毫无办法,打又不能打,杀也不能杀。
那太子见皇上迟疑,又躬身道:“请皇上见证。”
李易也知事不可免,也没有退缩之意,躬身道:“请皇上见证。”
李易虽不知那太子有何本事,但自己这些年勤练不缀,心里也有些底气,但又怕打伤太子落下口舌,故用话来挤兑于他,见那太子中计,心下也是高兴。不过那太子也有信心,哪里会怕他。
皇上见二人如此说,也不好再说什么,当场准了。
众人来到宣武殿,李易与纪荣太子到了比武台上相对而立。
李易一身侍卫妆扮,手捏一把长剑,他人虽年幼,长得却极斯文,别有一番潇洒之态,那纪荣太子长得本就魁梧,手上提了一把大刀,加上一身杀伐之气,倒像一个粗鲁的莽夫,这两个人看起来像两个极端,就凭纪荣太子那身材,那气势,李易就已经被比了下去,一众对李易颇有好感的人都暗自为他捏了一把汗。
这时,一个将军妆扮的中年男子上前道:“比武虽然刀剑无眼,但是还是请二位点到即止为是,开始吧。”
李易向纪荣太子作了一个请的姿势,纪荣太子哼道:“哪里那么多的规矩,直接打就是了。”根本不将李易放在眼里,直接挥着大刀向李易砍去。
李易哪里那么容易被他砍中,闪身就躲,李易一直坚持绑着沙袋跑步,闪身的速度是相当的快,转瞬就闪到了太子的身后,他也不敢用剑刺,一手将剑反背于背上,一拳就向纪荣太子击去,纪荣太子一下砍了个空,觉察李易从背后攻来,他经验倒是丰富,反手就是一刀,李易往后一退,险险避过,纪荣太子得理不饶人,唰唰几刀直朝李易猛砍。
李易挥使长剑挡了几次,那纪荣太子力气比他大得多,直震得他右手发麻。李易知不能与他硬拼,但一时也没什么好的办法,只得与他游斗。
纪荣太子见他根本不与自己硬接,速度上又不及李易,一时也是无可奈何,怒道:“小子,你这算怎么回事,到底打是不打?”
这古代的人就是实诚,比武一般都很少像李易这样游斗的,公开比武的两个人实力都相差不大,要是实力相差太大,谁会上去找虐啊?大家拼的本就是实力。李易可不管他们这一套,我实力不如你,还和你硬拼,我傻呀。
那纪荣太子见李易不理,口中吼叫连连,挥刀狂砍,李易手持长剑不时寻隙偷袭,一时比武台上刀光剑影,好不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