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天边朦朦亮。李烨用强硬的手段惩治贪官劣绅,城内百姓皆都喜笑颜开、挽手蹈舞,又因为李烨发钱发粮,百姓一整个晚上都没有夜眠。
“整顿军队,准备出发,前往右北平。”李烨命令道。
“四哥,保护好大哥。我去整顿兵马。”许褚道。
“放心,不用你说我都会的。”典韦道。
李烨的亲卫部队浩浩荡荡的准备出城门。只见城门处人头攒动,皆都跪下哭泣不已。“驸马,你不要走啊!你走了我们以后又要受难了。”满脸憔悴的老者道。
“诸位你们的心情我能理解。可是本驸马奉皇上之命前去讨伐蛮夷。他蛮夷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李烨大义禀然道。
老者唉声叹气道:“唉~~~这以后可怎么办啊?”
李烨安慰道:“毋须这样,本驸马临走之时,已经为你们选了可信的人了,他可为你们的父母官。”
“那是谁?”众人问道。
“城北郊外村的章湛举人。此人博学多识,有仁义之心,我已经向朝廷保举此人为这里的郡守,并且废了郡国。”李烨道。
人群中一年轻人道:“驸马可是那章大学问?我以前听过他教书,邻里也都都赞扬他。如果这次让他为地方效力,他肯定会竭尽心力的。”
李烨笑道:“如此甚好。以后本驸马还会回来的。就此别过。我们走。驾。。。驾。。。。”大队人马绝尘而去,旌旗连绵,马嘶长鸣。
“贤婿,我们已经耽误很久了。我怕右北平方面坚持不住啊!”蔡邕道。
李烨笑道:“哈哈,岳父放心,我的结义兄弟门个个都武艺非凡,况且我有第一军师王猛、王景略。”
“王景略?”蔡邕道。蔡邕喃喃道:“我从来没有听过这号人啊?”
李烨转移话题道:“岳父,我们的军队发展的怎么样了?”
“据军中主簿道:这一路我们接纳难民,将年轻的愿意参军的编入军队,老少妇孺夹在军中。大概有11万军士,老少妇孺4余万。粮草还剩80余万石,银饷约合还有100万两。“蔡邕闭眼悠悠道。
李烨道:“这乱世钱再多也没有用,所以每到一个地方我们到要尽量收购粮食,所以以后不要舍不得花钱。钱多了,我们还不好运输。况且等我们到了右北平差不多已经天气转凉。到那时候更是需要粮食的时候”
蔡邕道:“贤婿,这句话不错。”
“这乱世几经灾害,有些地方田里颗粒无收,百姓易子,遂有黄巾起义。而后朝廷方面无力与各方,各地方已经开始割据,互相侵占地盘。”李烨道。
蔡邕似乎没有任何的回答,只是默默地骑马前行。李烨知道自己的岳父死忠与汉朝的,日后说不定自己会将岳父放置家中,放任其才华。
军队一路北上先到高阳在后经过泉州之后到达雍奴,之后直接到达右北平郡所。一路上军队到处购买粮食,一路上杀贪官、剿劣绅,纳流民,一路上队伍又壮大了七八来万。典韦、许褚,连同锦衣卫所有人都每天忙的焦头烂额,蔡邕也都是力不可及,李烨也不时的埋天怨地。大约过了三个月半,壮大的队伍顺利的到达了右北平郡。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