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之前报给巨鑫公司的分配方案比较抽象,其中也打了一些埋伏,比如担保公司的借款就是通过其他项目体现的,如果在细分的方案中把这些情况都如实反映过去,人家会拿钱给你还高利贷吗?阮岳山心里开始有了不祥的预兆。
范双双和汪前进来到他办公室,想听听他的意见。但此时的他能有什么好的意见?
“你们两个都是公司的老员工,对公司的情况也很熟悉,难道没有好的建议?还用得着问我?”
范双双望了一眼汪前进,汪前进却低着头不说话,她只好说出自己的担忧,“如实报上去肯定会有麻烦,但如果不照实报告,人家按照我们提供的明细把钱打到别的公司帐户上了,那部分钱怎么拿回来?”
阮岳山看着汪前进,希望他能出点主意,但他仍然不肯把头抬起来。阮岳山苦笑着摇了摇头,“要不你们再合计合计,一定要想办法把方案设计好,既要保证三千万能够下来,又要确保资金进入别人帐户后能够平安回来。切记,这件事还只能是你们两人去办,知道的人多了不好。”
汪前进不是没有想法,他心里最担心的是不能按时还上担保公司的借款,他将面对孟总等人指责,甚至还会引发麻烦,前几天孟总给他打电话时已经没有以前那么客气。但是这个时候,如果自己只提担保公司的钱,阮岳山又会发脾气,所以他只能选择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范双双狠狠地盯了他一眼,扭转头就走出阮岳山的办公室,她还得抓紧准备方案,这样的事情靠别人来做是不现实的。
汪前进并没有马上离开,他犹豫着不知道是否应该跟阮岳山说出自己的担忧。
“你今天是怎么回事?一句话都没有吗?”
汪前进抬起头,轻轻地叹了口气,“我不是不想说,而是不知道从哪里说起。再过两个月担保公司的五千万就到期了,银行的贷款也拖不了多久,差不多一个亿的钱,急人啊!我担心如果巨鑫公司的钱来不了,我们怎么办?”
阮岳山突然有了死的念头!一个亿,足可以把他送进牢房,就算把软件公司买出去也捞不到几个钱,募投项目投进去差不多两个亿,到现在还是个半拉子工程,总不能把它也拿去抵债吧?世事真是难料,想不到辛辛苦苦这么多年,到头来还是一贫如洗,欠一屁股搭巴掌的债。早知如此,当初就不应该办什么实业。学校那边已经不能指望,上次龚明辉自己想办法筹了七十万,好歹把教材拖回来,没有影响开学。派出去的三百多个学生每月返回学校的钱除去开支,剩下的都还了几位校级领导的借款。龚明辉似乎对他已经心生不满,没有事很少给他电话,更没有主动来过总部一次。
他不想责怪任何人,要怪只能怪自己贪心不足,好好的上什么市,想想那些白白花掉的钱,他不忍不住流泪。父母都年近古稀,全靠家里的一点微薄收入度日,这么多年还真没有好好给过他们一笔钱。别人眼中的成功人士其实是个十足的不孝之子!
他知道汪前进说的是实话,他也不想责怪他,大家都难!这时候还能够和自己一起硬挺的人不是兄弟朋友,就是真正的亲信。
“汪总,我知道你的难处,我们只有一条路可走,就是千方百计促成与巨鑫公司的合作,所以还得辛苦你多与廖副总裁联系。”
“这个不用你吩咐,我会随时与廖总保持联络的。”汪前进也不想再说什么,他不忍心看着阮岳山那种深受煎熬的样子。
“你说,如果徐帆在,他会说什么?”
这个问题汪前进没有想过,他不明白阮岳山为什么这样问,“我也说不好,不过他肯定会阻止我们继续与巨鑫公司对接,因为他一直就不看好这次合作。”
“是吗?他为什么不看好?”
汪前进稍微迟疑了一下,接着说,“春节前,我曾经和他一起喝酒,当时聊到巨鑫公司,他跟我讲这事成功的可能性不大,因为他对马主任介绍的人都持有戒备之心。但他没有跟你说,他怕你不高兴,而且到后来你也没有再给他机会。”
听汪前进这么一说,阮岳山隐隐感到徐帆的分析有些道理,回想马主任介绍的吕文兵和孟总,他不寒而栗,那两个人的厉害真是让他大开眼界。再想起去年在省城开会时,马主任提出给区里领导配股的事情,弹指之间便稀释了公司三百多万股,看来马主任这人确实不简单!
如此说来,徐帆的离开并不完全是对自己有意见,而是看不到公司未来的希望!古语云:哀莫大于心死。徐帆当时差不多被打入冷宫,就算有再好的举措也得不到自己的认可,与其坐在这里看着公司一天比一天艰难,倒不如远离这伤心之地。
阮岳山终于下决心压下手头的任何事情,亲自去找他。